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图1)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在与物流配送的结合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然而,建立一个高效,低成本的物流配从系统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本文着重讨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商务环境的改善以及电子商务所具备的巨大优势,电子商务受到了我国物流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纷纷不同的形式介入电子商务企业中,使电子商务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得意快速发展。然而在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中,能真正通过网络销售实现盈利的不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物流配送问题,突出表现在配送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等方面。目前,物流配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合理畅通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所具备的优势就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其功能主要局限于信息的交流,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还没有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因此人们在重视电子商务的同时,却对面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重视不够,从而出现物流配送系统建设落后,与电子商务结合不够紧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电子商务高校,快速,便捷有事的发挥。

  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体制还处于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下,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归口管理不一致,都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效率。由于缺乏统一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突破空间、快捷交易的功能。此外,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财税制度、社会安全保障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还不够完善,制度和法规的缺陷阻碍了电子商务配送的发展。

  由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传统物流企业转型而来的的企业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显然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和操作经验不足,这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国外形成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相比较,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实践中运行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人才缺乏,制约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推广,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成功运转。

  物流配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产业,是全社会的服务性行业。应当把物流配送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来抓,制订具体的发展目标,分部门组织实施,使物流配送行业各个部门协调继续发展。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有几千个,但是真正竞争力强的不多。大多数企业业务量低、无法达到经济配送规模。在业务量低的条件下,物流企业无法分摊较高的固定成本来降低服务价格。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最终将以高成本的代价而失败。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主要是指融资、产权转让、人才使用、市场准入或退出、社会保障等制度,而在这些制度方面的改善,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由于上述制度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实施创新战略,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支持和推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当在政策法规上加强支持力度。为改善条块分割的问题,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有序的全国性的或跨区域性的物流协调机构,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为统一归口管理物流行业创造条件。其次,必须规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产业政策,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实体网络,形成全社会的电子化物流配送系统。

  针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电子商务的特点,迅速制定有针对性地法律、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电子商务活动,增加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感。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关键还要依靠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推动。为了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物流配送行业的新要求,必须大力培养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得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模式可以多种多样,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岗位学习等方式都可以采用,但关键是与实际相结合,着重于实际运作能力的培养和操作经验的积累。虽然高层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的培育必然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水平相关联,但明确的方向引导、市场需求的拉动、培训途径的科学完善都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物流配送信息化指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和代码化、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及信息存储的数字化。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有效的客户反映、射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技术与管理侧落的应用,将提高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程度。

  要建立电子化的物流系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应加强信息网络的投资力度,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节。物流配送要充分运用现代物流技术,通过信息网络化和物流网络,为客户提供和快捷的服务,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创新观念,借鉴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完善物流运作,提高管理的服务效益。同时要想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制环境,就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要树立大流通观念,把物流作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来抓。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需要需要与交通等物流设施规划相衔接;与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体系。制定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物流业的积极性。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打破长期以来物流领域多头管理体制,设立具有统一协调的专门组织机构,组织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物流配送的各项工作。

  [1]周红霞,祁兆辉.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经济研究,2011.4

  [2]黄静,鲁楠,张润卓.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人口也在不断增加,特别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人们对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需求愈加旺盛。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物流配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需要我国物流配送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工作,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工商部门、交通部门以及税收部门分管物流配送的不同方面,而这些部门制定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业的进步和发展。而我国和物流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物流市场竞争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可以来遵循,这也直接导致了约束力欠缺,监督很难到位[1]。

  现在我国进行物流配送时,还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物流基础资产分部较为分散,技术力量比较欠缺,信息系统以及服务网络不够完善,管理手段比较落后,物流配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这也给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机动车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愈加明显。配送车辆配送过程中也出现了停靠难、装卸难以及通行难的问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中,这些问题愈加突出,这也给城市配送效率造成了很大难题,导致了物流成本增加,给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制约。这要求相关部门人事到物流配送管理的重要性,努力的解决存在的问题,给物流行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现在,在城市中,物流配送是一个新兴产业,想要其更好发展,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物流管理人才欠缺,这也给物流配送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根据需要和相关部门进行城市物流配送发展规划的制定。规划内容应该包含城市配送发展目标、节点和通道的布局、运力投放的结构和规划、信息化建设、运输组织、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用地以及配送车辆管理手段等。城市配送节点布局过程中,应该考虑到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分拨中心、大型商业网点、快递营业网点等等[2]。

  城市应该将配送发展规划纳入到整体城市规划中去,根据配送发展规划的需要和模式,对相关设施进行完善,确保发展规划能够和城市的交通、土地、商业、快递以及物流等规划衔接在一起,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从而满足城市配送发展的实际需要。

  随着物流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务也得到了重视,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居于。我国现在很多城市已经进行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的物流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随着物流行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物流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进行物流配送管理模式定义时应该从物流配送管理理念出发,创新管理模式。

  物流配送企业应该根据生活居住区和商业聚集区进行专门配送实施计划的制定,确保配送服务的个性化,切实提高物流配送的实际效率;对于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相关部门应该推动“夜间配送”以及“分时段配送”的发展,给有需求的物流企业和商贸企业提供一定的便利。鼓励快递企业进行和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快件配送体系建立,进行仓储一体化配送新模式的建立,切实提高电子商务配送的实际水平。

  公安交通部门应该根据需要提供车辆流向、流量以及流时的提供,了解城市配送的需要。进行配送车辆时段和区域的确定。根据城市需要给高峰时段通行的城市配送车辆进行通行许可证的发放,提供通行方面的便利。此外,还应该全面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建立的通行许可发放制度线.对车辆停放管理措施进行完善

  城市负责停车管理的相关部门应该深入调查研究各个部门,对城市配送车辆停靠限制措施进行完善,在一些禁停的路段,应该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给配送车辆停车的权力,完善相关制度[4]。

  首先,高校应该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其次,应该重视校企合作培养的运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更多的物流复合型人才;最后,还应该做好从业人员的教育工作,保证其合法权益,给物流队伍的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重视相关行业协会行业协调、自律以及服务职能的强化,将其市场行为规范、政策建议、交流合作、信息统计、相关标准修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协会的桥梁作用发挥出来。

  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中,配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还会给城市功能发挥造成很大影响,其也是城市经济运行正常的保证。改进物流配送工作也是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便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认识到物流配送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做好物流配送工作。

  [1]刘茜.我国城市物流配送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视界,2014(07):257.

  [2]施金妹,冯军英.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5):201.

  [3]刘慧玲.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商贸,2013(25):24-25.

  电子商务的兴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就我国而言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所以我国还处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还主要局限在信息的交流方面,人们还没有普遍的认识到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正是由于人们的认识以及观念没有跟进导致了我国的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发展相脱节,物流配送的业务不能紧紧的跟随着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因此导致了物流配送也的服务效率低下,这样不仅影响了客户的满意度、无形之中还增加了运输成本,更严重者会由于多次的改变配送路线导致配送人员的心理问题,工作不够积极热情等问题。

  21世纪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的人才,电子商务与物流业更是离不开专业的人才,由于物流的兴起比较晚,所以我们国家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起步比较晚,还有很多高校不曾设置物流相关专业的知识培训,更有很多地区或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不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等等专业人才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基础就是有一个相对均衡稳定的运行环境,这就需要现代物流企业有着充足的设施基础以及技术条件,只有在足够的设施及处于技术条件下才可以支持到现代电子商务的进步与发展,就目前我国的形式而言,我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不能够满足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我国的网络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着网速较慢,而且资费较高的状态,并且出口带宽不足的问题;第二,我国现代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和配送过程中的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比如:我国的道路建设是很大的问题(虽然我国目前在大力发展道路建设,但是对需求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配送中的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存在着不足、仓储的现代化配置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以及配送工具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落后,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的协调与跨速发展。

  以上本文提到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效率,针对以上问题与不足,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积极的提出改革创新的策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如下的解决策略。

  为了使电子商务物流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展,就必须的提高企业与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与认识。本文作者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因此,我建议国家和政府要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和大众了解和支持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只有在得到重视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业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第二,企业本身也要提高对电子商务物流的认识程度,电子商务的发展更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只有物流业与电子商务协调的发展,才能不断地促进和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才能不断地提高客户的服务质量与企业本身的额服务效率。

  21世纪的社会是人才的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中的各种问题就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和帮助,目前阶段培养专业人才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第一,国家的教育机构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在各个高校开设物流专业的课程,增加现有在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合发展,学校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定向为企业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第二,企业也应该对专业人才的得到足够的重视,就目前现有的技术人员而言,应该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企业中,企业具有众多的物流人才,虽然这些人才由于一些原因,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但其具有良好的操作经验和物流知识,只有企业加强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一定可以提升这些员工的素质,使其可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需要。

  物流作为新兴的产业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不仅可以解决配送过程中的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因此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就必须要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尽可能的发挥物流配送体系的优势。为了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的现代化,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实现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技术迅猛发展,这为配送体系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在配送体系中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配送的效率,更可以降低配送的成本,提升企业的效益;第二,物流配送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优化配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尽量减少在配送中由于系统的原因导致的错误;第三,信息化的管理,现代社会是网络的社会,计算机等网络技术发展快速,实现物流信息的信息化,不仅可以时时的掌握着物流的动向,提高配送的效率,更可以较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促使工作准确的高效率进行。总而言之,实现物流配送体系现代化不管是对物理企业的发展还是物流行业的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问题得到了很多的学者的关注与改进,本文首先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主要分析了人们的观念及社会得不到高度的重视,专业人才的大力匮乏,以及我国的大型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物流配送难题,最后又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额认可,为今后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问题提供帮助。

  [1]黎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问题与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1:122-124.

  [2]吴瑜华.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09,18:340+344.

  [3]赵超骅.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系统管理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72-73.

  /服务器的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它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以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而受到商界青睐,使企业有效地参与竞争。而电子商务的优势只有物流网络跟上节奏时才能完全显现出来,所以电子商务与物流业也就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长点。

  1.1物流配送的含义。物流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物流方式。这一先进的、优化的流通方式对流通企业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社会库存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配送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方式,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方向,因而得以迅速发展。

  1.2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催化着传统物流配送的革命。回顾配送的发展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三次革命。初期阶段就是送物上门。为了改善经营效率,国内许多商家较广泛采用了把货送到买主手中,这是商务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物流革命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仅影响到物流配送本身,也影响到上下游的各体系,包括供应商、消费者。第三次物流革命就是物流配送的信息化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种种影响,这些影响是有益的,将使物流配送更有效率。我们称这些影响为物流配送的第三次革命。

  2.1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的含义。它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的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也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也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物流配送。

  2.2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的特点。在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中,大量的人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人是机器、数字和报表的奴隶,劳动的辛苦是普遍存在的。在网络化管理的新型物流配送企业,这些机械的工作都交给了计算机和网络,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种新型物流配送除具备传统物流配送的特征外,还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信息化。通过网络使物流配送信息化。实行信息化管理是新型物流配送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前提保证。(2)网络化。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实体网络化。指物流企业、物流设施、交通工具、交通枢纽在地理位置上的合理布局而形成的网络。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要根据市场情况和现有的运输条件,确定各种物流设施和配送中心的数量及地点,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二是物流信息网络化,指物流企业、制造业、商业企业、客户等通过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连接而成的信息网。(3)现代化。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销售提供服务,这些技术包括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检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只有采用现代化的配送设施才能提高配送的反应速度,缩短配送的时间。而且随着生产、销售规模的扩大,物流配送对技术、设备的现代化的要求也就随之越来越高。(4)社会化。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是区别新型物流配送和传统物流配送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传统的物流配送中心往往是某一企业为给本企业或本系统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建立起来的,有些配送中心虽然也有为社会服务的,但同电子商务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所具备的真正社会性相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从20世纪60年代起,物流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普遍得到重视。美国企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老式的仓库改为配送中心;二是引进电脑管理网络,对装卸、搬运、保管实行标准化操作;三是连锁企业共同组建配送中心,促进连锁企业效益的增长。以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为典型;仓储型配送中心主要任务是为该联盟在该地区的若干家加盟店负责货物配送。

  在欧洲,尤其是德国,物流配送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德国的物流配送产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兴起和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物流配送己经摒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德国十分重视按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特点来规划配送中心,往往在建店的同时就考虑配送中心的建设布局。

  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相关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建立在先进的物流技术基础上,完全采用计算机管理。而我国配送操作中计算机的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物管理,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缺少适应具体操作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

  配送是一种规模经济,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实践告诉我们,统一进货、统一配货、统一管理的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赢得竞争实力。而我国连锁企业基本上是以分散型配送为主,配送中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组织、协调等综合作用,由于物流配送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企业经营较窄,规模效益差。

  从德国连锁企业经营的巨大成功来看,与其高度完备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分不开的,外包一直是德国物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基本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发展公、铁、航空、水运,以信息网络为桥梁的现代化配送体系。而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体系的能力较其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特别是连锁企业根本没有考虑到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构筑物流配送系统。

  我国引进物流管理概念的时间不长,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目前真正精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运作模式、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而就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这是影响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系统和现代物流设施利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连锁企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物流配送效率一般在80%以上。据零点咨询公司对国内304家开展配送的连锁企业调查,配送效率达到70%~90%的企业不足15%,这些问题对于生鲜食品和其他快速消费品而言无疑是致命的缺陷,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中,许多是配送中心内部的数据采集,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而更高层次的流程优化、客户关系管理及辅助决策等功能几乎没有涉及,与国外连锁企业自动化、现代化的配送相比,效率低下,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是一种动态型仓库,其高效的运作需要现代化的配套设施来支持。我国很多企业虽然纷纷建立起自有配送中心,但软硬件设施均相对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日常操作中手工占很大的比重,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大大增加了连锁企业物流的风险和成本。

  要按照作业流程设置岗位,积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培训提升员工技术水平。连锁企业在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人才总体储备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连锁企业发展要求,从而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由于我国连锁企业起步较晚, 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还十分薄弱,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已成为我国城市物流配送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城市物流发展的瓶颈,而且直接影响城市交通、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务,达到集约化经营,节省物流成本。

  我国连锁业在配送效率上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信息技术的落后。应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国家信息化的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提高,电子商务在企业中运用广泛,可以实现企业在组织资源的速度、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我国对于农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有着很大的需求,而联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渠道就是物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畜产品的物流配送不管是在基础设施上,还是在技术、管理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相对于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和国外的农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农畜产品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粮食类、畜禽类、果蔬类、水产类,不同种类对于物流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种类农畜产品的配送模式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国农畜产品的物流规模很大,仅粮食一项,2014年就达到了6亿t,这其中超过70%都会通过物流进行流通[1]。目前主要的配送模式包括农户自运输模式、公司加工模式、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在粮食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5%,公司加工模式占据26%,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57%,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12%;在畜禽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8%,公司加工模式占据33%,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39%,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20%;在果蔬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3%,公司加工模式占据21%,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62%,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14%;在水产类物流模式当中农户自运输模式占据6%,公司加工模式占据19%,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占据58%,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据17%[2]。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虽然不同种类农畜产品配送模式比例稍有区别,但是大多数都是以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为主,而公司加工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占比较低,这也是导致物流体系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农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当中,为了实现低成本、低消耗、高保鲜,对于配送中心的选址要求很高,目前我国的农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状况并不乐观。对于粮食类产品来说,配送中心在主产区的仓库占据总仓容的61%,而配送中心主销区的仓库占据总仓容的26%,储备区和加工区配送中心的比例也不够协调[3];对于畜禽类来说,配送中心有34%集中在生产区和加工区,而位于主销区的配送中心仅仅为14%;对于果蔬类来说配送中心散乱地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对于水产类来说配送中心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内陆地区和农村的配送中心基本为零[4]。

  在农畜产品进行配送的过程当中,成本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存储方式不当引起的。粮食配送过程当中自动化仓库存储比例为11%,集装箱存储运输比例为23%,但是人工存储、搬运方式的比例为66%,使得粮食配送时人工成本占据了总成本的30%~50%;果蔬类配送过程当中,冷鲜存储方式占据总存储量的25%,简单保护措施存储的占据总数的31%,无保护存储占据总存储量的44%[5];畜禽类的,活体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32%,冷冻储藏占据总数的44%,深加工存储方式占据总数的24%;水产类的,活体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26%,冷鲜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57%,深加工储藏方式占据总数的17%[6]。由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农畜产品配送过程中的存储在技术上较为落后,存储中自动化程度低、保护效果差、活体存储成本高。

  在农畜产品的配送模式当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个,分别是配送模式结构不合理、公司加工模式比例过低、配送模式不能满足农畜产品的物流需求。从模式结构上来看,超过50%的农畜产品是通过农户自运输模式和中间商收购批发模式进行流通的,这两种模式不仅技术含量低,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物流货损,提高了农畜产品的物流成本;从公司加工模式比例上来看,整体采用这种方式运输的农畜产品仅为20%,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食品工业体系不够先进和完善,同时也受到了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影响;从配送模式的配送量上来看,基本上粮食类的可以满足物流需求,但是果蔬类、畜禽类、水产类都不能满足物流需求,容易导致生产地农畜产品卖不出、销售地农畜产品供应紧张的问题。

  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是影响物流效率的重要问题,整体来看,我国农畜产品的配送中心存在着不均衡、不经济、规模小三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农畜产品的配送中心,都是集中在主产地,而主销地和主要加工地的配送中心相当少,这就会导致配货成本高,物流路线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而粮食类的配送中心受到体制和政策限制,运转配货非常不经济,同时受限于我国的果蔬、水产等销售方式,所有的配送中心基本都是中小型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在农畜产品的配送过程当中,存储方式会对配送的效率、成本等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粮食类产品的存储主要问题是仓库等基础设施不够自动化,这就会使用大量人力进行搬运、包装,极大地增加了运输成本;果蔬类产品在配送存储上的主要问题是货损率过高,达到20%,根本原因在于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建立;水产类和畜禽类在配送存储上的主要问题是活体存储运输比例过高,不仅不方便进行运输,还会在运输过程当中造成活体动物受损等问题。

  针对我国农畜产品在物流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农畜产品的生产区域和主要消费区域具有明显的地域区分,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上并不同步。中国现有四大物流圈:环渤海海湾物流圈、长江三角洲物流圈、环台湾海峡物流圈和珠江三角洲物流圈,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受地理环境和交通设施限制,发展落后。因此应当从政策引导的角度着手,引导各地区依托各自优势,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整体布局。一方面可以使得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更加合理,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畜产品流通率,刺激农业发展。

  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可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出直接销售初级产品的狭小圈子,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农牧业生产的效益。先进的食品工业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畜产品的深加工比例,降低农畜产品对物流的要求,同时食品工业体系的发展还有助于发展公司加工和第三方物流等物流方式,使农畜产品在运输过程当中的效率更高。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畜产品物流体系非常落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建立。生鲜食品的物流和配送是所有商品中物流系统复杂程度最高、管理最难的,由于生鲜蔬菜水果、海鲜肉类等产品要求仓储物流过程中必须低温冷冻冷藏保存,且损耗率大,这些因素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要想实现行业的大发展,首先要有足够的冷链物流体系作为支撑,但是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滞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冷藏仓储普遍老化,且分布不均。因此应当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在农畜产品物流上的使用,建立一个包括铁路、公路、空运、冷链仓储为一体的物流体系,既可以减少农畜产品的物流货损,同时还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1)生鲜果蔬冷链。生鲜果蔬类产品有效保鲜的最佳储存环境温度为是0~4℃。所以,生鲜果蔬类产品采摘完成后,运至加工中心进行果蔬分类、果蔬清洗以及线℃的存储环境中,并经冷链车运送到对应的销售商处,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见图2。2)生鲜禽肉冷链。生鲜禽肉类商品与生鲜果蔬类商品相比要求更为严格,前者不仅要做好运输配送过程中冷链的全面覆盖工作,还要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详细的生鲜禽肉冷链环节见图3。3)生鲜水产冷链。生鲜水产冷链对水温要求较高,也需做相应的低温处理,详细的生鲜水产冷链步骤见图4。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可以有效提高产量,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必然将走向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的集约化道路。农畜产品的物流配送效率以及成本将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目前中国农畜产品物流配送的现状以及主要问题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宏观上要加强整体布局和政策引导,行业层面应该着重发展精深加工,同时还需针对不同种类的农畜产品建立适合的冷链物流。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效益化,又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

  [1]师志燕.内蒙古畜产品物流发展及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

  [2]刘清华.内蒙古农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研究思路[J].物流科技,2013(10):43-45.

  [3]张立中,王海霞.降低农畜产品物流成本稳定农畜产品价格[J].北方经济(综合版),2009(2):37-38.

  [4]张立中.畜产品物流成本核算探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01):22-25.

  [5]陈淑祥.我国农畜产品流通方式现状分析[J].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4):30-32.

足球赌注软件相关新闻